十三年前,一本法國作家Jean Giono 的小說《種樹的男人》,讓藝術家盧銘世大為感動,於是背起行囊、親往法國普羅旺斯,看到綠樹林覆蓋的土地後,開啟了他對自己家園的想像。返國後,盧銘世從故鄉嘉義開始種樹,立志沿著北緯23.5北迴歸線種出一條綠色絲帶,他成為台版「種樹的男人」。
從此盧銘世不再只致力於表現在畫布上、或是懸掛於美術館展出的那種美,更致力於讓藝術走出畫室、走入社區,成為大眾生活環境的一部分。他率眾到鄉鎮社區內,把毫無特色的醜陋牆角、變成美麗的壁畫,成為社區的「美感角落」。
他在村落中號召種樹,發現到更多的樹林、溼地、草原,這些表面看來不事生產的荒野之地,才是環境呼吸、調養,讓生態永續的所在,而美術老師反成為盧銘世維持生計的副業,「環境美學家」才是他的正職。
從一棵樹開始的夢想
2008年夏天,盧銘世參與雲門流浪者計畫,讓他的北回歸線綠絲帶夢想、得從台灣向西延伸。他畫下一道從香港登陸,穿過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雲南的流浪路線,更多更深層的足跡體驗,讓他對故鄉的環境更有使命感。
盧銘世從一個美術老師,經實踐成為一個「種樹的男人」,源於他當年在法國自助旅行時,聽聞當地的藝術家,從巴塞隆納種一條樹道到巴黎的計畫,讓他領悟到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,並非遙不可及的妄想,他的夢想可以從種一棵樹開始做起。
盧銘世,五十歲、出生於嘉義,喜愛大自然的美術老師平常以教小朋友畫畫維生。三十二歲那一年,他和一群青年創意工作者組成了新觸角藝術群,開始展開了對於本土街頭藝術的推廣。
穿梭在嘉南地區數十個鄉鎮裡,細心呵護樹苗的「種樹的男人」,並且,由於他帶領居民改造社區閒置空間,開始改變了此地居民對環境的看法。
盧銘世用彩筆,將社區特色水泥牆壁畫成「無敵鐵金剛」,他與童心未泯的居民,讓原本發霉髒汙的水泥牆壁,立刻改頭換面。
興致勃勃的村民也紛紛加入彩繪的行列。一名小朋有甚至動手畫了一隻小熊,一邊講著喜愛的故事。
這些美感角落開始改變居民對環境的看法,讓嘉義市匯聚一股景觀與生態改造的巨大能量,盧銘世說,現在嘉義市的聚落之美,就如同日本古都奈良般的安靜。
盧銘世眼中的理想家園,不是林立的豪宅;他免費幫人設計、施作美感角落,而且還一戶補助1000元,希望藉著美感角落的擴散,帶動大家對環境的重視。
盧銘世老師2012~2013獲選中區國際光點計劃中的成員之一
責任編輯:我愛龍馬
文章: Jacky Yang (台北)
攝影: Jacky Yang (台北)
採訪協力:看見台灣基金會、盧銘世老師
【本篇非商業廣告稿,純新聞採訪,本圖片是良好印象實際採訪拍攝,非主辦單位提供】
非常感謝您的協助
文章採訪:2012 Chiayi嘉義
留言列表